前言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中国烹饪饮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烹饪技艺与富有民族风格的饮食风貌,巧妙地将美学与饮食融合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明。特别是在烹饪技术方面,讲究变幻多端,能因人、因地、因时、因事而制宜,能够做出色、香、味、形及品种多样的脍炙人口、耐人回味的美食。因此,中国烹饪技术在世界上可谓是首屈一指,中国被赞誉为“烹饪王国”。
中国烹饪作为一种艺术、一门科学,其知识和技能是基础。如何使自己成为烹饪高手,如何使自己掌握中国烹饪秘诀,如何烹调出众多的美味佳肴,这是不少中青年厨师、家庭主妇、烹调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愿望。因此,掌握烹调技巧,提高烹调水平,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中国烹调工艺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的应用科学,中国菜肴的烹调技巧是将食物加工成菜的一门科学。具体分析有六个步骤,即:原料选用——原料初加工——刀工处理——配料调味——加热烹调——装盘成菜。一般可以概括为用料加工、调味运用、烹调技法等几个方面。
【用料加工】包括对原料的选择与合理运用,以及原料的加工和切配。对于鲜活原料需要进行部位取料与整料出骨,对干货需要进行涨发。对原料进行刀工切配,需要掌握不同的刀法。此外,还有对原料或其半成品进行上浆、挂糊、勾芡、制汤等。
【调味运用】包括对调料的合理调和,各种基本味、复合味的配方、比例、加工调制方法,以及具体菜肴的操作等。
【烹调技法】包括各种冷热菜的不同烹调方法,以及温度、火候、操作技术等。
由于中国菜肴的菜系分支较多,菜肴品种繁多,加工方法复杂,调味变化多端,因此要全面掌握难度很大。笔者认为,应从中国菜肴的基本点出发,树立坚定的信心,在掌握中国烹调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顺应潮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才能成为真正的烹调大师。
成功 = 刻苦 + 掌握基本功 + 掌握烹调技巧
刻苦:就是要树立坚忍不拔的信心,不怕困难,勤学苦练,脚踏实地,反复实践。
掌握基本功:就是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
选料精当:原料新鲜,老嫩适合,季节恰当,适合烹调方法需要。
下料准确:挂糊、上浆、勾芡均匀,干稀适当,温度适合;准确掌握调味方法,运用其要领;刀工适宜,原料规格化,火候调节及时而准确,达到油温、水温、时间与成菜的成熟要求;操作熟练,出锅及时。
拿手名菜:有自己的拿手名菜、特色菜、流行菜、招牌菜等。
掌握烹调技巧:就是掌握烹调的内在规律,运用自如。
– 将历代名厨、名师的烹调实践经验,民间烹调高手的精华,众多名菜的制作特色等加以概括,上升为理论,发现其规律,揭示其中的奥秘,并运用于实践。
– 从某一点技巧出发,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各种不同调味方法配方的比较,各种炸法之间的不同与相似,各种发制原料方法的区别与特点等。
– 将中国烹饪技术作为整体来掌握,对各大菜系烹调方法的融合、中西调味的相互配合、人们口味的发展变化等,都要有所了解,灵活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中国烹调代表性的原料加工方法、调味运用原则、烹调技术关键,在动态中把握中国菜肴制作技巧,提高烹调水平,成为烹调高手与大师。在提高自身烹调水平的同时,逐步达到一个目的,即学厨者所追求的三大境界。
境界一:求像,追求像烹调大师、像正宗风味。
境界二:追求显技,显示烹调技巧、显示自己的特色。
境界三:追求适口,创新变化,菜肴多样,这样才能适应时代与人们的口味需求。
本书正是基于上述目的,精选了中国烹调中具有代表性的原料加工方法、调味运用技术、烹调技术分析、刀工技术、火候运用、装盘技术、雕刻技术、烹饪辅助技术等内容。为读者掌握中国菜肴制作之精髓,提高烹调水平,成为烹调高手,助一臂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