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串品类发展报告 2024》附PDF下载

餐饮报告3个月前发布 餐小盒
46 0 0

付费资源

《烤串品类发展报告 2024》附PDF下载
隐藏内容限时特惠
此内容已隐藏,请购买后查看!
2 9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报告由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来源包括红餐大数据、桌面研究、行业访谈、红餐调研数据等

一、烤串概况

✔️发展历史:烤串经历了从 1.0 阶段的夫妻小店经营的烤串路边摊,到 2.0 阶段从小摊升级到室内,再到 3.0 阶段注重精细化运营,目前进入 4.0 阶段,品类进一步细分且加速融合,主打某一单品、聚焦地域或产品特色的品牌得到发展。

主要派系

✔️东北派:口味香嫩,产品丰富,用油多且善用孜然粉,代表品牌有串意十足、破店肥哈东北烧烤等。

✔️华北派:代表流派有唐山烧烤等。

✔️西北派:风格粗犷,调料相对简单,讲究原汁原味,代表品牌有郭靖烤全羊、阿拉提羊肉串等。

✔️华东派:代表流派有淄博烧烤、徐州烧烤等。

✔️华中派:代表品牌有客串出品、洞氮胖哥烧烤等。

✔️华南派:口味清爽新鲜,喜用海鲜,调味注重甜、酸、辣、咸的平衡,代表品牌有烧蠔帮・湛江生蚝等。

✔️西南派:肉串普遍小巧,调料多使用辣椒等,代表品牌有李不管把把烧、何师烧烤等。

✔️入局者:烤串专门店和其他赛道的餐饮品牌,如中式正餐、异国料理、粉面、火锅、烤鱼等赛道的部分品牌均有推出烤串相关产品。

✔️发展热度:搜索指数整体走高,多地成立烧烤相关的专业组织,2024 年烤串的单日搜索指数最高接近 60 万,前六个月的搜索指数整体基本处于 7 万之上。

✔️驱动因素:食材的普及度和接受度高;烤法多样,口味易上瘾;富有烟火气,适合社交场景。

✔️门店数量:截至 2024 年 7 月,全国烤串门店总数超过 33 万家,2023 年全国烤串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 1636 家,同比上涨 10.5%;2024 年上半年注册量为 597 家,企业存量达到 7100 家。

✔️规模化程度:接近三成的烤串品牌门店数在 5 家及以下,门店数超过 100 家的品牌占比不到 10%。

✔️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西南地区,广东、山东、四川是门店数排名前三的省级行政区。

✔️竞争格局:大多数烤串品牌的门店数不多,人均消费大多在百元以内,部分品牌有拓店、加盟、开副牌的动向。

二、发展亮点

✔️地方烧烤特色:地方烧烤口味各有特色,选材不同,如东北烧烤多用炭火烤制、重油重盐,淄博烧烤有小烤炉、小饼、配料 “三件套”,广东烧烤喜用海鲜,四川烧烤精致小巧等。

✔️品牌创新:产品结构丰富,除烤串外还有其他产品,进一步探索品类融合,在品牌名称、定位等方面强调与其他品类结合,打造差异化。

✔️技法创新:李锦记提出 “雾化喷洒” 解决方案,攻克烤串表面撒料不均、长期腌制易变味、刷料后内外口味不均、肉质易干柴等难题,提升烤串风味和标准化水平。

✔️食材与口味:羊肉、牛肉、猪肉是烧烤食材的主要部分,秘制、香辣、蜜汁、蒜香、麻辣口味是烧烤口味 TOP5,李锦记等企业针对食材需求和口味偏好提供相应产品和解决方案。

✔️业态组合:与露营、小酒馆等业态组合,拓展消费场景,如 “烤串 + 露营”“烤串 + KTV”“烤串 + 怀旧场景”“烤串 + 小酒馆” 等模式。

✔️自助模式:一些烤串品牌探索自助新模式,分为任意搭配的点餐式自助和 “点餐 + 自烤” 一体化的自助,提高消费者体验感,节省成本。

三、痛点和建议

✔️痛点和不足:供应链存在短板,肉串工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穿串、腌制依赖人工,成本高且出餐效率低;消费时段受限,主要集中在晚餐和夜宵时段,翻台率不高。

✔️经营建议:加强供应链建设,自建供应链或与优质供应商合作;加速品类融合,与其他品类或业态互补,延长消费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烤串品类发展报告 2024》附PDF下载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