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资源

报告由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
数据来源包括红餐大数据、桌面研究、行业访谈、红餐调研数据等。
一、火锅赛道发展概况
(一)市场规模与企业数量
✔️2024 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6000 亿元,企业数量约 40 万家,存量较 2023 年同期有所下降。火锅门店数持续增长,同比增长 13.6%,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占比提升,云南和贵州火锅门店数占比增长明显。
(二)品牌发展态势
✔️海底捞门店数领先,部分品牌如許府牛增长迅速。人均消费呈下行趋势,从 2023 年约 90 元降至 60 – 65 元,品牌多采用低价策略引流,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问题较严重,消费者对 “鲜” 的要求提升。
(三)创新的重要性
✔️在人均消费下行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创新成为火锅品牌发展的关键,如海底捞通过创新提升翻台率,带动同店日均流水上升。监测品牌 2024 年推出超 300 款新品,海底捞新品数量居前列。
二、火锅消费端创新发展态势
(一)创新方向概述
✔️包括产品、点位、场景、模式、体验创新五类,产品创新是主要方向,其他创新旨在满足多元需求和覆盖更多人群。
(二)产品创新
主要方式
✔️口味创新:以地域风味挖掘为主,“酸” 味火锅火热,如贵州酸汤火锅,众多品牌跟进推出酸汤锅底。
✔️食材创新:地域食材(如内蒙牛羊肉、山野食材)、非遗食材(如非遗手作小香肠)、小众食材(如折耳根相关菜品)成为创新重点。
✔️“火锅 +”:做品类融合或加其他品类产品,如 “猪肚鸡 + 椰子鸡火锅” 双主打,或加饮品、甜品、小吃等,扩充菜品,提升消费频次和坪效。
案例分析(海底捞)
✔️建立完善创新机制,新品研发历经多环节,如消费者洞察、概念生成、食材选择、菜品研发、多轮测试等,确保新品符合消费者需求,同时做好供应方案与宣发。
(三)点位创新
✔️品牌积极挖掘新点位,如校园、企业园区等,海底捞在校园和企业园区火锅布局上处于引领地位。新点位意味着客群、菜单、模型的改变,火锅点位创新整体慢于其他品类。
(四)场景创新
✔️通过改变菜品组合和烹饪方式,满足一人食、外卖、宵夜、早餐等场景需求,推出相应套餐或产品,拓展消费时段和场景,同时控制 SKU 数量,避免供应链压力过大。
(五)模式创新
✔️小火锅增长:受 “一人食” 需求和性价比趋势推动,2024 年门店数和消费规模同比增长超 20%,众多品牌入局。
✔️自助 / 半自助风靡:该模式受消费者欢迎,凸显性价比,不少品牌试水,如沸派・甄鲜小火锅等。
(六)体验创新
✔️业态混搭:突破餐饮界限,如海底捞探索夜市摆摊、营地外送小站,湊湊火锅、大龙燚推出 KTV 服务,三克映画提供电影 + 火锅服务。
✔️风格创新:营造独特氛围体验,如朱光玉的废墟风、山野风、宫廷风等。
✔️服务创新:海底捞提供洗头、带娃等服务,增加体验价值。
三、火锅产业端的变化与创新
(一)供应链重要性提升
✔️餐饮行业扩张,连锁化率提高,供应链市场增长,餐饮食材和复调市场规模增速近 20%。火锅产业倚重上游供应链,食材和锅底对其要求高,品牌重视供应链建设或合作。
(二)产品创新与供应链关系
✔️同质化问题与共创需求:食材创新易跟风,导致产品同质化,需供应链共创和定制,打造差异化,同时保障食品安全。
✔️供应链角色转变:从支持者向共创者、驱动者转变,未来将更主动参与创新,提供成套新品和计划。
(三)案例分析(蜀海供应链)
✔️全链服务体系:涵盖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加工与仓配物流,配备基础设施和专业团队,拥有完整体系,赋能餐饮企业创新,解决冷链配送难题。
✔️对海底捞的服务:在产品创新模块助力区域差异化上新和产品优化;产品交付模块通过多种采购模式、定制加工、数字化管理等保障供应稳定,提升仓储周转率和配送准点率。
四、火锅赛道未来展望
(一)创新对火锅赛道的重要性
✔️创新是火锅品牌发展关键,可推动品类健康发展,帮助品牌差异化,覆盖多元需求,跟上消费者需求变化,提供情绪价值,突破火锅界限。
(二)供应链共创的核心地位
✔️供应链企业与火锅品牌深度共创至关重要,需形成有辨识度新品、成系列创新、高频创新、优化老品、融合创新,同时建立产品更替机制,以适应市场需求,助力火锅品牌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