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由贝恩公司携手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对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连续 13 年追踪中国购物者行为,2024 年将营养保健品、冲泡咖啡和卫生巾纳入追踪品类,重点分析 27 个品类,涵盖包装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等领域,综合次级市场研究、财务信息分析和行业访谈得出结论。
二、2023 年市场回顾
✔️整体增长:防疫政策放开后市场先缓后快,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2.4%,低于 GDP 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家外消费增长影响家内快消品市场。销量增长 2.4% 是主要动力,平均售价趋平。
✔️品类表现:家庭护理增长 8.3% 最快,包装食品和饮料分别增长 3.4%、3.2%,个人护理下滑 2.1% 有所收窄。不同品类价格趋势不同,有消费升级、K 型分化、消费平替现象,如果汁升级、衣物洗涤用品分化、护肤品平替。二线城市是增长主力,人口流入、品牌试点等推动其发展。
✔️渠道动态:线下消费恢复,近场业态引领,杂货店和便利店增长,大卖场下降、仓储会员店大增,专卖店因折扣店竞争增长 4%。即时零售 O2O 增速放缓至 3%,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类目增长,受平台策略影响。电商增长 4%,兴趣和折扣电商抢占份额,抖音等平台市场份额增加,渗透率总体趋稳。
✔️品牌竞争:大品牌 2023 年在 16 个品类中份额流失,中小品牌在家庭护理和饮料等领域增长。本土品牌继续抢占外资品牌份额,在 27 个品类中市场份额提高 1 个百分点。
三、2024 年一季度洞察与趋势
✔️市场复苏:经济复苏,GDP 和零售额增长,但消费者信心等未恢复到疫情前。快消品销售额增长 2.0%,销量增长 3.5%,平均售价下降 1.5%。
✔️品类情况:包装食品和饮料引领增长,家庭护理增速放缓,个人护理下滑。包装食品销量增、售价降;饮料销量和售价双增;家庭护理销量大增但售价大降;个人护理销量反弹但售价因竞争等大幅下滑。
✔️价格趋势:18 个品类平均售价下降,分为高端化延续(如冲泡咖啡、果汁)、消费平替延续(如护肤品、彩妆)、止升反降(如衣物洗涤用品)三组。
✔️渠道变化:线下整体增长 2.4%,杂货店和超市 / 小超市增长,大卖场萎缩、仓储会员店增长,专卖店下滑。O2O 渠道销售额同比下降 8% 但仍有增长。电商增长 2%,抖音超越京东成第二大平台,拼多多、京东增长,淘宝 / 天猫下降。
四、新生势力品牌分析
✔️过往回顾:2018 级和 2021 级新生势力品牌中,领跑者、失速者、滞后者比例稳定,关键成功因素包括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和组织力。部分品牌通过提升能力逆袭或保持优势,部分因劣势增长困难。
✔️2024 级品牌:选出 61 个 2024 级新生势力品牌,多诞生于 2019 – 2021 年,渠道力上需把握新兴渠道、培养全域加速能力,如永璞、恋火通过不同策略实现增长。
五、对品牌商和零售商的启示
品牌商: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优化成本管理,整合渠道战略,把握家外消费复苏机遇。
零售商:强化核心购物者价值主张,挖掘资产潜力,重视技术和人才构建新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