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体重管理食品趋势报告》PDF下载

其他报告6小时前发布 餐小盒
4 0 0

付费资源

《2025体重管理食品趋势报告》PDF下载
隐藏内容限时特惠
此内容已隐藏,请购买后查看!
5 20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报告由:FDL数食主张发布

一、体重管理相关概念及指导

(一)体质指数(BMI)判定标准
过轻:<18.5
正常:18.524
超重:2428
肥胖:≥28

(二)体重管理的必要性
基于BMI的男性女性相对死亡风险,过轻和肥胖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糖尿病、脂肪肝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三)肥胖症的根本原因
包括生活方式、心理因素、药物影响、激素变化、下丘脑问题、单基因/综合征等。其中,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慢性压力、长期睡眠不足等是常见原因。

(四)全球成人肥胖现状
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4.3%
肥胖率:16.4%

二、体重管理产业发展历程

1980s1990s 萌芽阶段:物质改善,肥胖问题初现,产品单一,监管松散。
1990s2000s 快速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西方减肥理念引入,市场混乱,违规添加药物。
20102015 规范调整阶段:政策监管加强,虚假宣传减少,低效产品淘汰,品牌分化。
2016至今 多元化与科学化阶段:健康相关政策推动,Z世代崛起,科技与社交电商赋能,数据化服务、功能细分,健康可持续理念普及。

三、健康政策推动体重管理产业发展

国家出台多项体重管理和肥胖防治政策,旨在通过提供专业指导、提升全民意识和技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体重管理和肥胖防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四、全球及中国体重管理市场规模

全球体重管理市场规模:2023年为1538.5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298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94%。
2025年中国体重管理市场规模预测:线上渠道占比45%,线下渠道占比55%。

五、体重管理食品产业链概况

(一)上游:原辅料及耗材
包括动物植物提取物、中药材种植、食品添加剂、生物发酵、化学制品、医药原料、健料供应、包装供应等。

(二)中游:生产加工及品牌运营
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厂商、品牌商、功效验证、合同生产、品牌运营等环节。

(三)下游:终端销售
线下渠道包括药店/药房、商超便利店、健身俱乐部、品牌直营店等;线上渠道包括传统电商、新兴电商、私域电商等。

六、体重管理行业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产品类型丰富多样,涵盖膳食补充剂、代餐产品、智能设备、个性化方案等。

七、消费者洞察

(一)消费者选择健康饮食的主要动机
方便快捷,适合快节奏生活。
控制体重或减肥要求。
关注食品添加剂及成分健康。

(二)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食品信息及对健康食品的期待
提供详细的营养成分标识。
推出低卡、低糖、低脂等健康餐品系列。
用天然食材替代人工添加剂、防腐剂等。
食材来源透明化。
根据营养均衡原则组合套餐。

(三)消费者购买体重管理产品考虑因素
功效(56.30%)
成分(53.30%)
原材料(48.00%)
价格(46.70%)
口碑(39.70%)

(四)消费后反馈点
味道(31%)
口感(19%)
效果(18%)
生产日期(12%)
包装(5%)

(五)不同代际消费者对体重管理食品的消费态度
少年儿童(612岁):肥胖问题逐渐凸显,主要以维持健康体重增长为目标,消费偏好为健康趣味零食、营养强化饮品、代餐类。
青少年(1317岁):肥胖率较高,部分青少年可能因减肥不当而出现营养不良或饮食失调,消费偏好为代餐、功能性饮料、运动营养品、控卡甜品。
中青年(1859岁):肥胖率较高,尤其是腹部肥胖,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消费偏好为快捷代餐、轻卡食品、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剂、定制化套餐。
中老年(60岁以上):基础代谢率下降,肌肉量减少,脂肪增加,容易出现肥胖或营养不良,消费偏好为易消化食品、三高管理类、营养补充剂、传统养生品。

八、体重管理细分品类市场概况

(一)代餐类及饮料
2024年占体重管理市场55.9%
年复合增长率:76.34%(20172023年)

(二)营养补充饮品
年复合增长率:9.4%(20152024年)

(三)体重管理补充剂
年复合增长率:39.1%(20152024年)

九、体重管理产品创新方向

(一)产品型态及使用场景丰富
专食化与多样化:根据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健康状况、生活方式或偏好,开发针对性的产品。
个性化与场景化: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和使用环境,开发针对性的产品。
便携化与即食化:独立小包装、吸嘴自立袋、液体密封袋+吸管一体化,方便快捷、节省时间。

(二)体重管理产品主要功效占比
减脂:市场增速超30%,体脂管理、代谢修复等细分领域。

(三)体重管理产品功效及成分创新趋势
代谢调控:左旋肉碱、双孢菇提取物、柑橘多酚、黑姜聚甲氧基黄酮、HMPA、花酸、黑生姜提取物、MCT等。
营养强化:益生元(低聚果糖)、后生元(短链脂肪酸)、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S58、乳双歧杆菌等)。
能量控制:菊粉、朝鲜蓟叶提取物、GLP1、甘油二脂、茶多酚、低聚木糖、荷叶提取物、姜黄素C3还原剂、桑叶提取物、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类等。

十、个性化体重管理趋势

(一)消费者进行体重管理的痛点及个性化管理的需求
缺乏系统性知识。
认为体重管理执行起来并不轻松。
效果难显现。
渴望得到同伴支持。

(二)个性化体重管理市场趋势
市场规模增长:2021年全球个性化营养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至373亿美元,CAGR为11.48%。
高端服务需求爆发:私人营养师、运动康复等高端服务需求增加,客单价突破1.2万元。
智能设备普及:A1体测仪、智能体脂秤等设备的普及率达到45%,显著提升了健康数据采集的效率。

十一、药食同源成分及超级食物趋势

(一)药食同源热门成分
乌梅及其制品、玉米须、鸡内金、茯苓、桑椹及其制品、山楂、橘皮、黄芪、葛根、酸枣仁等。

(二)超级食物的典型代表及作用
牛油果:富含健康脂肪、维生素E和钾,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和能量供应。
奇亚籽:富含Omega3脂肪酸、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脂和提供饱腹感。
亚麻籽:富含Omega3脂肪酸、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脂和提供饱腹感。
蓝莓: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护眼作用。
巴西莓:富含抗氧化剂,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促进健康。
藜麦:富含完全蛋白和β葡聚糖,有助于控制血糖和增加肌肉量。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和提供持久能量。
姜黄:富含姜黄素和多酚,具有抗炎和改善代谢的作用。
椰子油:富含中链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供能和保护心脏健康。
牛油果油:富含健康脂肪,有助于提供能量和保护心脏健康。

(三)超级食物消费者画像及消费态度
消费者画像:
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占比70.3%。
性别:女性居多,占比46.7%。
收入:平均月收入10697元。
城市级别:一线、新一线城市,占比58%。
婚育状态:已婚有孩,较整体人群高40%。
消费态度:
健康意识强:注重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健康效益。
追求便捷:偏好方便快捷的健康食品。
关注成分:对食品中的功能性成分(如抗氧化剂、膳食纤维等)有较高关注度。
社交媒体影响:受社交媒体和网红推荐影响较大。

(四)超级食物在体重管理领域的创新趋势
替代传统原料:使用超级食物成分替代传统原料,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例如,使用奇亚籽、亚麻籽等替代部分传统谷物。
添加功能成分:在超级食物产品中添加额外的功能成分,如益生元、益生菌等,以增强产品的健康效益。
创新产品形式:开发多样化的超级食物产品形式,如超级食物能量棒、超级食物代餐奶昔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十二、清洁标签市场发展概况

(一)消费者对清洁标签的需求
清洁标签定义:指食品标签上不含人工添加剂、防腐剂,成分天然、简单、易懂。
消费者偏好:约71%的消费者愿意为配方更清洁的产品支付更高溢价。
市场增长:2017至2021年,声称具有天然成分的体重管理补剂CAGR增长42%。

(二)中国市场清洁标签规范新要求
严格化规范化:严格食品名称和配料标注要求,强化标签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读性。
禁止误导性声称: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误导性声称。
营养素标注扩展:营养素“1+4”扩展为“1+6”,增加糖和饱和脂肪(酸)的标注,提升标签信息透明度。
强制标示致敏物质:推广数字标签,强制标示致敏物质。

(三)创新案例分享:清洁标签
品牌:Metavo
产品:香草植物基代餐粉
特点:采用天然成分,无添加人工防腐剂,强调清洁标签。

十三、低GI饮食趋势

(一)低GI饮食原理及消费者需求
GI定义: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一个指标,反映含有50g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等量的葡萄糖相比,在餐后2小时内引起的血糖变化程度。
健康益处:低GI饮食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糖尿病风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内皮功能等。
消费者需求:控制体重/减肥(45.30%)、控制血糖(33.70%)、改善皮肤问题(11.20%)、补充营养(3.40%)、延缓衰老(3.20%)。

(二)GI分级及对应食物分类
低GI(GI≤55):黄豆、四季豆、绿豆、鹰嘴豆、豌豆、全麦、燕麦、藜麦、糙米、黑米、薏米、橙、橘子、苹果、梨、柠檬、桃子、李子、蓝莓、草莓、芒果、牛油果、柚子、牛奶、无糖酸奶、花生、腰果、杏仁、核桃、红薯、土豆、玉米、南瓜。
中GI(55<GI≤70):荞麦面、小米、米粉、玉米、葡萄、香蕉、木瓜、菠萝、蔗糖、面条、糯米、年糕、精白米、白面包、馒头。
高GI(GI>70):西瓜、荔枝、龙眼、葡萄糖、麦芽糖、蜂蜜。

(三)低GI在健康食品的应用方向
主食:低GI稳糖米、全麦面包、燕麦片等。
代餐产品:低GI代餐粉、代餐奶昔等。
零食:低GI坚果、水果干等。

十四、全谷物的多元价值

(一)全谷物的分类及健康益处
分类:小麦、小米、大麦、胚芽、麸皮、胚乳等。
健康益处:减少炎症、降低绝经妇女的失眠率、更好的学习成绩、降低BMI、减少超重/肥胖、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降低结肠癌风险、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改善年轻人抑郁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更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降低患肝癌的风险、减缓衰老认知衰退。

(二)消费者对于全谷物的态度
认知度高:84%消费者认为全谷物有益健康。
消费行为:52%消费者通过摄入全谷物来改善整体健康,超65%消费者正在增加全谷物的摄入量。

(三)全谷物加工处理方式
传统加工:研磨、烘焙、蒸煮等。
现代加工:挤压成型、微波处理、酶解等,以保留更多营养成分。

未来趋势

个性化体重管理:从“大众化建议”向“精准干预”跃迁,结合基因检测、健康数据监测等技术,提供个性化饮食方案。
超级食物与清洁标签:超级食物和清洁标签产品将继续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增长潜力大。
低GI与全谷物:低GI饮食和全谷物产品将成为健康食品市场的重要趋势,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