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资源

作者序
药膳,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它寓药于食,既美味可口,又可防病治病,不仅是中医宝库中的一件瑰宝,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创制四千余年来,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和中国广大民众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化学药物的局限性及其所带来的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正日益被人们重视和认识,回归大自然已成为人们对医疗保健的一个新的要求。药膳,这一无副作用而人们又乐于接受的自然疗法,更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和青睐。
目前,一个前所未有的药膳热,正在国内外兴起。但是,由于人们对药膳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偏向。其一,追求药膳美味,不重视实际疗效;其二,重视疗效,但又药味太重,口味不佳。为克服这两种偏向,达到药膳美味与实效的完美统一,近十余年来,我在研究宫廷、民间、医籍大量药膳文献的基础上,对药膳进行了新的创制。在调配上,力求做到药物性味功效和食物性味功效的统一,并尽量选取临床上疗效高,而药味又不太怪异的药物入膳。由于古今烹制方法的殊异,我们又从营养学和药理学角度对药膳的烹制做出一些科学的规定。
本书即是我们这一研究成果的汇集,书中列入了16项常见病种,并针对每项病种列举5道药膳食谱,每道食谱都经过临床对症应用,效果肯定,上海电视台和有关报刊均有较佳的评定。药膳中的材料多为常见、易于购得的,且烹制方法介绍详实,便于家庭及药膳餐馆制作。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说:“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说明药膳是中医治病的首务和传统。本书只是我近年来研究中国药膳的初步和部分成果。医乃仁术,我愿以仁心,再接再厉,研究出更多更好的药膳配方,造福人类。谚云:“良药苦口利于病。”药膳之制作,是否可易此谚为“良药美味利于病”,有待于海内外贤达作出评定。
——潘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