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资源

烧烤食品的由来
在中国,烧烤有着悠久的历史。
烧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如果说使用火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么烧烤便是烹饪术的“开山鼻祖”了。只不过那时候的烧烤颇为原始、简单,且没有任何酱料调味罢了。
烧烤在古代饮食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殷商宫室的膳食主要是各种肉类制成的烧烤食品,而到了周代,“炙”和“脍”同是古代祭祀时珍贵食品的制作方法。秦汉以后,烧烤之风更加盛行。据说汉高祖刘邦即位后,朝夕以烤鹿肝和烤牛肝下酒。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已经有烤乳猪的制作方法记载,并描绘烤出来的乳猪“色如琥珀,又似真金,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
到了隋唐,烧烤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烹调方法开始变得多种多样。《隋书·王劭传》记载了燃料对烧烤食品香味的影响。唐代的尚书令韦巨源向唐中宗敬献的“烧尾宴”中,烧烤食品就有五六款之多。及至宋代,各大城市的饮食市场空前活跃,烧烤食品更是成为市肆的主角。元明两代,无论是宫廷御宴或市肆筵席,烧烤食品往往都排头盘之用。清代,盛极一时的“满汉全席”上,烤乳猪和烤鸭被称为“双烤”,成为第二次摆台的首菜,地位显赫。随着“满汉全席”的盛行,“双烤”曾传遍大江南北,享誉各地。
烧烤发展到今天,同古代相比,其基本方法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呈延伸而已,但在食材品种、用具、酱料上有显而易见的变化。
首先,食材品种多样化。肉、鱼、蔬、果……应有尽有,大大丰富了食客的口味。
其次,用具多样化、现代化和实用化。除了沿袭古法——在火上直接烧烤外,还出现了以煤、电等为热源的烧烤。烧烤用的炉具也更为高级,可以根据主料的大小和质地,按照器具的功能确定相关时间和火力,更为环保安全。
最后,酱料的多样化。现代人在古人制作酱料的技法上不断加以创新,将各种药材、香料、配料灵活搭配,制作出各种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还利用制作西餐的香料调制成各种酱料,令食物的口味更为丰富。
——思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