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资源

前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药食同源”、“医食相通”的传统。“药食同源”是中华民族的至理名言,它高度地概括了药物和食物的本质关系。在我国辽阔的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天然食物,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品。一方面能供给人体各种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另一方面果品和蔬菜除了供人们食用外,每种食物如同中药一样,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还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食物本草,又称食用本草,顾名思义,是指本草中具有可食性的一类药物。食用本草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指食物(包括可食性药物)的性能、主治和应用等。利用食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增智美容、延年益寿,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与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历代都有丰富的食疗、食养方,这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与健康,无疑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能用食平疴”。古人的这些认识,则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总结和高度概括,食物确实可以治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充分认识到:医源性或药源性疾病的不断蔓延,给人的身体带来许多危害,出于对自身健康的高度关注,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有效保持身体健康的途径,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各种中华传统天然食物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出现了返璞归真、偏爱自然疗法的大趋势,对传统食物养生保健的研究和运用成为养生保健的一种新潮流和新的时尚。
中国是最早创立食疗理论的国家,古人早就说“药补不如食补”。在我国传统的医学宝库中,食物治疗与食物养生有一套学说。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养生的保健理论与实践,在民族的繁衍生息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各种果品和蔬菜对治疗各种疾病,均有不同的药用功效,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从古至今,如何应用食物来防病抗衰、延年益寿是人们的愿望,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抑或庶民百姓,企盼能找到一种灵丹妙药,以求得长生不老。自然规律否定了人类长生不老的幻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科学的饮食、起居、精神等方面的调养,适当锻炼,加上服用一些养生保健的药物,强身健体、防病抗衰、延年益寿,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针对人们的这种需求,根据我国各地常见、常食用的各种果蔬,编著了《果蔬食疗本草经》一书。
《果蔬食疗本草经》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食物的性能和保健价值。在内容安排上,重点介绍食物的产地、营养成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食疗禁忌、常用便方。
《果蔬食疗本草经》一书可以帮助读者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物,科学搭配,讲究膳食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编者
2007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