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包括 RTI 国际、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世界银行等多个机构。2020 – 2035 年,中低收入国家高 BMI 成人和肥胖成人的全球占比上升,高收入国家下降,中低收入国家因高 BMI 致死和导致伤残调整生命年的成人人数比例高于高收入国家。
报告由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青海省营养学会和青
海大学医学部营养健康促进中心完成翻译。
一、全球超重和肥胖情况
高 BMI 与成人非传染性疾病患病风险
✔️现状:2020 年全球有 22 亿成年人受高 BMI 影响,到 2035 年将达到近 33 亿。2020 年高 BMI 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比例最高的国家有汤加、萨摩亚、美国等。
✔️非传染性疾病:高 BMI 与 2 型糖尿病、中风、冠心病和癌症等主要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导致的成人死亡人数占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的一定比例,如 2019 年高 BMI 导致的成人死亡人数占所有原因死亡人数的 10%。
青少年时期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期征兆
✔️现状:预计到 2035 年,青少年超重或肥胖人数将从 2020 年的 4.35 亿上升到 7.7 亿。2020 年高 BMI 青少年比例最高的国家有汤加、萨摩亚、美国等。
✔️早期征兆: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期征兆包括高血压、高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等。若不采取干预措施,到 2035 年将有约 2700 万青少年患高血糖,6900 万青少年患高血压,7600 万青少年患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均由高 BMI 导致。
二、高 BMI 与成人非传染性疾病患病风险的区域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划分
✔️趋势:2020 年至 2035 年,各区域超重和肥胖人数及流行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如美洲地区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从 2020 年的 67% 预计上升到 2035 年的 77%。
✔️死亡情况:2019 年,各区域因高 BMI 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比不同,如非洲地区为 8%,东地中海地区为 16%。
✔️伤残调整寿命年数:2019 年,各区域因高 BMI 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数占比也不同,如非洲地区为 5%,东地中海地区为 13%。
世界银行收入组别
✔️趋势:2020 年至 2035 年,不同收入组别的超重和肥胖人数及流行水平也呈上升趋势,如高收入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从 2020 年的 61% 预计上升到 2035 年的 70%。
✔️死亡情况:2019 年,不同收入组别因高 BMI 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比不同,如低收入组为 6%,高收入组为 11%。
✔️伤残调整寿命年数:2019 年,不同收入组别因高 BMI 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数占比也不同,如低收入组为 5%,高收入组为 10%。
三、高 BMI 与青少年非传染性疾病的区域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划分
✔️趋势:2020 年至 2035 年,各区域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人数及流行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如非洲地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从 2020 年的 15% 预计上升到 2035 年的 31%。
✔️非传染性疾病早期症状:根据不同体重状况的青少年患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的三个主要征兆流行率数据,可以预估因高 BMI 导致出现征兆青少年人数,如非洲地区因高 BMI 导致的低 HDL 胆固醇血症青少年人数预计从 2020 年的约 130 万上升到 2035 年的约 330 万。
世界银行收入组别
✔️趋势:2020 年至 2035 年,不同收入组别的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人数及流行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如低收入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从 2020 年的 12% 预计上升到 2035 年的 27%。
✔️非传染性疾病早期症状:以高 BMI 导致的低 HDL 胆固醇血症青少年人数为例,低收入组预计从 2020 年的约 400 万上升到 2035 年的约 1600 万。
四、加速推进肥胖应对行动
✔️全球未能如期在 2030 年遏制肥胖率上升,2035 年全球过半人口将超重,多为中等收入国家居民。肥胖会引发多种非传染性疾病,对经济影响显著,中低收入国家面临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双重挑战,解决肥胖问题需多部门协同合作,世界肥胖联盟提出了相关行动方案。
五、国家评分卡
✔️原版英文报告中有国家评分卡详情,包含各国肥胖情况的评估和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