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由上海嘉世资讯发布
一、预制菜行业发展概述
✔️发展阶段:预制菜发展经历萌芽期(1987 – 2009 年)、B 端成长期(2010 – 2019 年)、C 端加速发展期(2020 – 至今)。2024 年将是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重心将从快速增长转向优化结构,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变革。
✔️政策支持:2022 年起,各地政府出台预制菜支持政策,中国烹饪协会发布《预制菜团体标准》,2023 年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但整体政策仍在不断完善。
✔️市场规模:2023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 5165 亿元,同比增长 23.1%,预计到 2026 年有望超过 10720 亿元,未来几年将延续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二、预制菜行业市场分析
✔️市场倾斜:目前 B 端仍是中国预制菜企业的主赛道,但正向 C 端延伸。随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消费者习惯的培养,C 端需求将迎来爆发。
✔️需求增加原因: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人们对烹饪时间短且更健康的预制菜需求增加。
✔️行业参与者:预制菜行业玩家包括上游原料企业、速冻食品企业、专业预制菜企业、餐饮企业、平台型企业五大类,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头部企业举措:多数预制菜企业尚处于前期积累阶段,头部企业如安井通过外延并购与内生孵化进行预制菜上下游整合。
✔️餐饮企业选择原因:降本增效是餐饮企业选择预制菜的重要原因之一,使用预制菜后人工成本下降,净利润增加。
✔️价格提升空间: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行业规范,消费者对预制菜认可度有望改善,更愿意为高质量预制菜买单,从而提升产品结构升级。
✔️主要消费人群:预制菜主要消费人群为一、二线城市的 22 – 40 岁中青年群体,其中女性占比 62.1%。
✔️外卖与预制菜关系:外卖渗透率持续上升促进预制菜发展,预制菜能节省餐饮企业出菜时间,提高外卖配送效率。
三、预制菜行业挑战与趋势
挑战
✔️供应链不稳定:上游原材料分布分散,供应链不完善,导致下游企业利润不稳定。
✔️产品技术难突破:部分口味清淡的菜品难以完美呈现,行业多以重口味预制菜为主。
✔️物流建设待完善:预制菜物流建设要求高,目前国内仓储物流和冷链运输建设不完善,限制了销售区域和业务辐射范围。
✔️跨区域市场差异大:预制菜企业跨区域经营难度大,尚未出现全国性龙头企业。
趋势
✔️“二次元” 助推预制菜新营销:“二次元” 或将与预制菜更多融合,以多元文化赋能预制菜。
✔️特色单品引爆市场:大单品、爆品成为预制菜产品的流量担当,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
✔️跨区域合作加强:不同省市合作将推动预制菜创新发展,带动全产业链蓬勃发展。
✔️预制菜企业走向海外:海外市场是预制菜企业的蓝海空间,海外渠道潜力大。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