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购买
订单号:免费
《外卖包装常识科普手册》.PDF 提取码:77rw
手册系统科普
外卖包装的分类、材料、安全、环保及未来趋势,纠正认知误区,提供全链路实用指引,核心内容如下:
⠀
- 核心构成:包括餐盒、餐具(筷子、勺叉、吸管等)、外包装袋三大类,覆盖外卖配送全流程需求。
- 餐盒类别:以 PP(聚丙烯)塑料餐盒为主(占市场 70%-80%),另有纸质、铝箔、生物降解塑料等类型;PP 餐盒适配各类菜品(含高温、高油、多汤汁),铝箔餐盒适合烧烤、干锅等保温需求,纸浆模塑餐盒适配轻食、果切等。
- 包装袋类型:聚乙烯塑料袋应用最广,另有纸袋、无纺布袋、铝箔保温袋及生物降解塑料袋等。
- 主流材料:PP 塑料因可微波加热、密封性好、耐油耐水、价格合理成为首选;PS(聚苯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用于特定场景;生物降解材料(PLA、PHA 等)可在特定条件下完全降解,但成本较高。
- 其他材料:纸餐盒原料包括甘蔗浆、牛皮纸等,淋膜款可防油防水;铝箔餐盒保温性好但不可降解、不易回收。
- 相关标准:涵盖食品安全(GB4806 系列)、质量标识(GB/T16288)、环保评价(GB/T37422)等,重点管控材质安全性、使用性能(耐热、渗漏等)、微生物指标。
- 加热适配:仅 PP 塑料、纸质、陶瓷、玻璃餐盒可微波加热,PET、PS、铝箔餐盒不宜加热。
- 安全误区:合格 PP/PS/PET 餐盒无需添加塑化剂、双酚 A,重金属析出量远低于国标;检测出痕量高关注物质未必有害,关键看剂量是否在安全阈值内;非透明材料只要符合添加剂限量要求,安全性可控。
- 禁用提示:一次性发泡餐盒(EPS)已被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淘汰类,市场少见。
- 环保包装定义:需满足全生命周期资源节约、环境危害小、可回收 / 可降解等特征,PP 塑料餐盒实现闭环回收也属环保范畴。
- 可降解材料:仅生物降解型(PLA、PBAT 等)可完全降解为 CO₂和水,需工业堆肥条件,自然环境中无法快速降解;淀粉基塑料多含不可降解成分,并非完全环保。
- 垃圾分类:剩饭剩菜归为厨余垃圾,污染的餐盒、包装袋归为其他垃圾,清洗干净的 PP 餐盒、未污染纸袋可回收。
- 商家端:选购时查看生产许可(XK 标识)、外观及说明标签,按菜品特性选餐盒;避免过度包装(空隙率≤30%、层数≤2 层),响应 “无需餐具” 选项,有条件选用环保包装。
- 消费者端:自备餐具并勾选 “无需餐具”,适度点餐减少浪费,配合做好外卖垃圾分类。
- 回收现状:目前外卖垃圾主要通过填埋(57%)、焚烧(40%)处理,PP 餐盒回收试点已开展,可制成再生塑料产品(如挡泥板、手机壳)。
- 材料趋势:PLA(聚乳酸)因安全可降解、性能接近传统塑料成为重点发展方向;PBAT(石油基生物降解材料)与 PLA 复合制成的包装袋已规模化应用。
- 模式探索:“共享餐盒” 因食品安全追溯难、回收成本高,可行性较低;可食用餐具、无塑包装等创新产品逐步涌现。
- 发展建议:需政府扶持低值回收产业,企业推进材料研发与包装减量,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形成全产业链协同的可持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