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2018》PDF电子版下载(免费)

餐饮报告3小时前发布 餐小盒
1 0 0

已购买

订单号:免费
annex《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2018》.PDF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有任何问题添加客服微信:yuanre660
本规范为餐饮服务提供者(含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等)制定全流程食品安全操作标准,覆盖场所设施、原料管理、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核心内容如下:

一、基础定义与通用要求

  1. 核心术语:明确原料、半成品、成品等 27 个关键术语,食品处理区按清洁程度分为清洁操作区(专间、专用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烹饪区、保洁区)、一般操作区(粗加工区、切配区等)。
  2. 通用原则:场所设施与经营规模适配,原料采购至成品供应全流程防控交叉污染,从业人员需具备食品安全意识,遵守操作规范。

二、场所与设施设备要求

  1. 选址与布局:远离污染源 25 米以上,按 “原料进入 – 加工 – 成品供应” 合理布局,分设原料、成品、废弃物流通道,食品处理区设在室内。
  2. 设施标准:
  • 供水排水:饮用水符合 GB 5749 标准,排水流向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设隔油设施。
  • 清洗消毒:食品工用具与清洁工具水池分开,配备专用消毒设施和保洁密闭容器。
  • 存储设施:库房食材离墙离地 10cm 以上,冷藏(0℃~8℃)、冷冻(≤-12℃)设备需有温度显示。
  • 其他:食品处理区光照强度≥220lux,暴露食品上方照明灯有防护装置,卫生间不直对食品处理区。

三、原料管理规范

  1. 采购与运输:选择有合法资质的供货者,特定餐饮单位需建立供货者评价机制;运输时食品与非食品分隔,冷藏食品表面温度不超过 + 3℃,冷冻食品不高于 – 9℃。
  2. 进货查验:查验供货者资质及产品合格证明,记录原料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感官性状异常或超保质期原料不得入库。
  3. 贮存要求:分区分类存放,散装食品标注名称、保质期,遵循 “先进先出” 原则,冷冻原料避免反复解冻。

四、加工制作核心要求

  1. 基本规范: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或超期原料,生熟工具容器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2. 关键环节:
  • 粗加工与切配:原料洗净后使用,禽蛋洗净外壳,冷冻原料宜冷藏或冷水解冻,解冻后表面温度不超过 8℃。
  • 热加工:需烧熟煮透的食品中心温度≥70℃,油炸油温不超过 190℃,烧烤避免食品直接接触火焰。
  • 冷加工:专间温度≤25℃,加工前空气消毒,操作人员更换专用衣帽并消毒手部,生食海产品加工后冷藏保存不超过 1 小时。
  • 高危易腐食品:熟制后 2 小时内中心温度从 60℃降至 21℃,再 2 小时内降至 8℃;再加热时中心温度≥70℃。
  1. 食品留样:学校、养老机构等特定餐饮单位,每餐次成品留样≥125g,冷藏存放 48 小时以上,专人记录。

五、供餐、配送与清洗消毒

  1. 供餐与用餐:烹饪后至食用前存放超 2 小时的高危易腐食品,需保温(≥60℃)或冷藏(≤8℃);垫纸、餐具托等一客一换。
  2. 食品配送:使用专用密闭容器和车辆,外卖箱定期消毒,高危易腐食品冷藏配送,标注加工时间和食用时限,鼓励封签封装。
  3. 清洗消毒:餐用具优先采用蒸汽等物理消毒,化学消毒需现配现用,消毒后存放于专用保洁设施,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六、人员与管理制度

  1. 人员要求: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需持健康证明,每年体检;工作时穿清洁工作服,戴工作帽,手部清洗消毒符合规范,专间操作人员需佩戴口罩。
  2. 培训与管理:每年至少一次食品安全培训考核,特定餐饮单位每半年一次;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自查等制度。
  3. 自查与处置:特定餐饮单位每周至少一次自查,其他单位每月一次,及时消除隐患;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安全等级等信息,妥善处置消费者投诉和食品安全事故。

七、废弃物与有害生物防制

  1. 废弃物管理:使用带盖容器存放,分类处置,建立处置台账,记录种类、数量、收运者等信息。
  2. 有害生物防制:优先物理防治(粘鼠板、灭蝇灯等),食品处理区安装防蝇纱网、风幕机等设施,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存放杀虫剂,使用符合标准的药剂并专人管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