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链加油站便利店消费洞察与零售建议》PDF下载

其他报告2小时前发布 餐小盒
8 0 0

付费资源

《能链加油站便利店消费洞察与零售建议》PDF下载
隐藏内容限时特惠
此内容已隐藏,请购买后查看!
3 10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报告由Daymon联合相关机构撰写,剖析2025年中国加油站便利店发展现状与趋势。

加油站便利店赛道非油业务增长潜力巨大,但受产品同质化、消费场景单一等制约,需通过品类创新、自有品牌建设、门店精细化运营突破瓶颈,未来“油品+非油”双轮驱动及供应链协同将成为核心发展方向。

一、加油站便利店行业现状

(一)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1. 非油业务潜力显著:疫情后全球油品业务受价格波动影响大,中国非油业务占比不足1%(欧美头部品牌超20%),2024年加油站便利店零售额808亿元,2025年有望持续增长。国内“两桶油”占据主导,易捷(2.78万家门店,零售额570亿元)、昆仑好客(2.02万家门店,零售额138亿元)合计占比超87%,壳牌、BP等外资品牌聚焦华东、华北一二线城市,门店数较少。

2. 与传统便利店竞争差异:传统便利店(美宜佳、7-Eleven等)以年轻女性为主,侧重现制餐饮、网红零食,自有品牌占比超30%;加油站便利店以30-55岁男性为主(占比超80%),核心品类为饮用水、纸制品、汽车用品,自有品牌占比不足5%,但依托加油场景的“即时性”“应急性”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

(二)行业痛点与发展机遇

1. 核心痛点:

产品同质化:多依赖第三方品牌,自有品牌薄弱,明星单品集中于饮用水、燃油宝,缺乏创新;

消费场景单一:消费者进店多为开发票、加油顺带购物,目的性弱,66%因“无想买商品”流失;

运营效率低:门店面积差异大(20-70㎡),数字化程度低,现制产品供应不足,难以满足“一日三餐”需求。

2. 发展机遇:

政策与基建红利:中国机动车保有量3.72亿辆,公路里程增长带动驾乘需求,城市化推动“近场零售”趋势;

非油业务升级:欧美市场非油业务贡献63%毛利率,国内品牌可通过品类拓展(现制即食、自有零食)提升利润;

数字化赋能:移动支付、团油APP等工具普及,消费者更倾向“无接触购物”,为线上线下联动提供空间。

二、消费者行为洞察

(一)人群特征与消费偏好

1. 主力人群:分为私家车主(84%)与专业司机(16%)。私家车主消费能力强,关注健康、品质,长短途旅行时需求分散(如出行用品、特产);专业司机消费刚需化,侧重低价代餐、提神食品,对休息空间、发票服务需求高。

2. 消费频次与品类:78%消费者每月至少加油1次,39%每周1次;核心消费品类为饮用水(78%购买率)、饮料(61%)、休闲零食(37%)、纸制品(25%),现制即食、应急用品需求未被充分满足(超20%消费者“想买但未买到”)。

(二)消费路径与阻碍

1. 消费路径:进站(加油95%、洗车14%)→到店(开发票13%、临时急需22%)→购买(方便顺路60%、上厕所22%)→复购(会员福利、口头传播),加油后未开发票、无洗车需求的消费者流失率超60%。

2. 核心阻碍:52%消费者因“无想买商品”放弃购物,16%因“时间不够”,14%因“价格高”;专业司机对“找不到商品”“环境脏乱”更敏感,私家车主则关注产品丰富度与性价比。

三、品类策略与自有品牌建设

(一)品类架构与角色定位

1. 核心品类规划:

构建客流品类:饮用水、饮料、烟(高频刚需,吸引进店),如易捷卓玛泉(西藏冰川水,年销13亿瓶);

生成利润品类:汽车用品(燃油宝、玻璃水)、自有品牌零食(毛利率超30%),如昆仑好客“昆仑之星”玻璃水;

增加交易品类:现制即食(烤肠、盒饭)、休闲零食(肉类、坚果),通过套餐组合(如“早餐+饮品”)提升客单价;

强化形象品类:特产礼盒、联名产品(如易捷×茅台联名酒),提升品牌溢价。

2. 场景化品类适配:

社区店(20-50㎡):聚焦早餐、通勤应急,主打现制热食、小包装零食;

国道店(50-70㎡):满足长途司机需求,增加代餐食品、汽车保养品;

高速店(>70㎡):覆盖旅行场景,增设特产礼赠、休息区,提供现磨咖啡、简餐。

(二)自有品牌(PB)发展策略

1. 开发优先级:分三阶段推进,第一阶段聚焦休闲零食(肉类、饼干)、饮用水、现制烤物(黑猪肉肠、脆骨肠),这类品类市场规模大、品牌集中度低;第二阶段拓展纸制品、方便食品;第三阶段布局粮油调味、个人护理。

2. 明星单品打造:

肉类零食:冷泡凤爪杯(去骨设计,36种香料卤制)、黑金脆骨肠(添加墨鱼汁+鸡软骨);

功能饮料:“8合1充电宝”(含瓜拉纳果、叶黄素,缓解驾驶疲劳);

饮用水:无极雪含锌矿泉水(富含偏硅酸、锶,主打健康概念)。

3. 供应链支撑:联合上游企业(如仟味高汤)建立中央厨房,提供标准化汤底、酱料,缩短新品研发周期,保障现制产品品质稳定。

四、门店模型与零售运营建议

(一)门店精细化运营

1. 店型适配:

社区店:精简SKU(200-300款),设热食柜、饮料堆头,主推“早餐套餐”“夜间应急包”;

国道店:增加汽车用品专区,设置休息长椅,提供免费热水、WiFi,吸引专业司机停留;

高速店:划分“购物区+就餐区”,引入现磨咖啡、特产展架,通过“满减”“第二件半价”促进连带消费。

2. 店内体验优化:

动线设计:围绕“饮用水→饮料→零食→收银台”核心路径,减少无效转折,收银台附近陈列小包装零食,刺激冲动消费;

陈列策略:自有品牌专区集中陈列(如“零食货架”“汽车用品区”),用爆炸贴、海报突出“高性价比”“独家款”;

氛围营造:结合时令(夏季推冰品展架)、体育赛事(世界杯主题堆头),通过店员推荐(如“今日推荐烤肠”)提升转化。

(二)数字化与营销创新

1. 线上线下联动:

移动端赋能:通过团油APP推送门店优惠、会员积分,支持“线上下单+到店自提”,减少排队时间;

私域运营:建立会员社群,推送新品信息、专属折扣(如“会员日汽车用品8折”),提升复购率。

2. 营销活动设计:

场景化促销:加油满额赠非油优惠券(如“加200元油送10元零食券”),绑定油品与非油消费;

跨界合作:与旅游平台(携程)、汽车品牌联动,推出“加油+住宿”“加油+洗车”套餐;

IP联名:借鉴罗森“奥特曼主题店”,推出加油场景专属IP(如“公路旅行”系列周边),吸引年轻消费者。

五、未来展望与核心建议

(一)三大发展趋势

1. 非油业务升级:从“便利补充”转向“利润核心”,现制餐饮、自有品牌占比将提升至20%以上;

2. 场景多元化:拓展“加油+咖啡”“加油+生鲜”等新业态,如易捷咖啡已覆盖超2000家门店;

3. 供应链协同:头部品牌将通过自建中央厨房、整合区域供应商,实现“一地一特色”产品供应,降低成本。

(二)核心运营建议

1. 产品端:每季度更新10%-15%SKU,重点开发现制即食、功能型零食,填补需求空白;

2. 用户端:针对私家车主推出“会员等级体系”(如积分兑换加油券、免费洗车),针对专业司机提供“加油卡+餐食套餐”组合;

3. 效率端:引入AI选址(如团油APP数据分析)、智能收银系统,缩短消费者停留时间(目标控制在5分钟内);

4. 品牌端:通过“地域特色产品+公益营销”(如助农特产),强化“便捷+社会责任”形象,提升消费者好感度。

六、报告说明

本报告数据源于Euromonitor、国家统计局、消费者调研(N=507)及头部品牌公开信息,统计周期覆盖2021-2025年。数据经抽样与模型分析,仅供行业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