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现今各种旅行指南、网络美食博客发达,让各式各样的美食资料随手可得,旅人到香港寻访美食和打卡变得轻而易举。但若有人对香港的一些饮食习惯原因和由来充满好奇,除了问店主或当地人,大多数旅游指南都没有深究。例如:港式蛋挞是必食的港式小食,但为何是必食?其制作方式跟味道有何关系?蛋挞是如何流行起来的?正宗吃法为何?这些问题甚少出现于美食博客的内容或IG上,我想,经我如此一问,大家应该也会好奇想了解个中原因吧。
我自己去旅行时,喜欢随性造访充斥本地人的店家,将尝过的特色食物画下,询问店员资料,希望可记下背后的小故事。我认为,这是让旅行变得更有趣,更有收获的一个过程。因为食物是了解每个地方的文化、历史,甚至经济发展的轻松有趣切入点,有时更隐藏了不同的民间智慧。
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自问我也经常把一些生活餐饮习惯,视为理所当然。直至外出旅行时,又或有外国朋友到访香港时,才会直视自己对香港饮食文化认识浅薄这个问题。出版了第一本关于旅行的绘本后,我有了出版下一本关于香港咖啡店小旅行绘本的念头。而后碰上了本书的编辑,经商讨后,转念心想何不将范围推广至整个香港的饮食文化?我为自己设问,却发现很多东西我所知不多。于是我重整全书大纲,视之为一个给自己重新认识香港文化的机会。透过插画,用色彩去吸引读者,了解香港人视之为理所当然,代代相传的习惯背后典故,辅以文字,呈现各种食店的文化传承。让读者通过这本书,轻松地了解香港的饮食文化源头,感受食店为了香港文化传承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我不是专研饮食的专家,这本更不是专业的饮食评论。我是用一个旅人的角度,对一个陌生城市的好奇,去对各种饮食店铺、老字号的历史、各种小习惯,以至食物制作的方式去做出提问,然后将搜集所得向读者呈现。希望它可成为大家游历香港时,一本让大家找寻地道滋味的随身书册。
记于2019年4月13日
目錄
自序 03
序章 從香港人的一日三餐說起 04
CH.1 大牌檔
正宗街頭風味
大牌檔種類(1)傳統鐵皮大牌檔 14
盛記 17
玉葉甜品 20
蘭芳園 23
前中環警署 28
愛文生 32
小炒跟飲料配搭 35
南昌大押 37
大牌檔種類(2)屋邨冬菇亭 38
南山咖啡室 40
南山邨老粥店「南樂園」 44
粥店+大牌檔術語 46
粥店腸粉種類 52
腸粉作法 54
CH.2 冰室
傳統港式咖啡店
海安咖啡 58
西港城 62
華南冰室 64
冰室的手寫單 68
麵包出爐時間 70
中國冰室 71
冰室特飲 76
美都餐室 80
免費茶水用途 84
油麻地果欄 86
冰室座位安排 89
即食麵常見配菜 90
百利冰室 92
冰室小知識 94
CH.3 茶餐廳
香港人的地道西餐文化
點餐的藝術 102
茶餐廳術語 104
檀島咖啡餅店 107
港式蛋撻的故事 110
蛋撻的選擇 111
蛋撻之外 112
金鳳茶餐廳 114
振安大押 116
金華冰廳 118
菠蘿包種類 120
新華茶餐廳 122
「名不符實」的香港出品 126
CH.4 咖啡館
品味西洋咖啡奶茶
茶家Teakha 130
InBetween 134
海圖Cafe Heato 138
La Station 142
灣仔舊郵政局 146
石屋咖啡冰室 148
Toolss 150
Color Brown 152
Cafe Sausalito 156
美荷樓 160
CH.5 茶樓
貼近香港基層生活文化
茶樓加水揭蓋 164
桌上大盤子的用途 165
蓮香樓/蓮香居 166
多用途筷子套 171
點心車種類 172
陸羽茶樓 176
古法馬拉糕 180
鏞記酒家 182
鳳城酒家 186
酒樓喜宴的龍與鳳 188
不同年代點心紙比較 192
痰罐的作用 193
CH.6 蛇店
食蛇補身
蛇王協 196
蛇王業 198
蛇王林 200
食蛇秘訣+劏蛇四步曲 204
CH.7 涼茶舖
香港涼茶文化
公利真料竹蔗水 208
春回堂 212
三不賣野葛菜水 214
楊春雷涼茶舖 216
恭和堂 218
源吉林 220
雷生春 223
圖解涼茶舖設計 226
CH.8 港式甜品
正餐之外的糖水小食
各式傳統糕品 230
豆品小吃 234
源記甜品專家 238
港式糖水甜品種類 240
雞蛋仔 244
後記 251
參考資料 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