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由艾瑞咨询发布
一、中国团餐行业定义及研究范畴
团餐:面向相对固定人群,以相对固定模式批量制作和供应餐饮食品的服务形式。主要客户群体包括中小学、大学、医院、企业、政府机构等。
团餐企业:根据客户需求,以承包入驻、集体配送、团餐平台为主要运营模式的服务单位。
二、中国团餐行业驱动因素
政策端
1.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产融合,团餐行业适配乡村三产融合项目,加速向低线城市渗透。
2. 食品安全政策: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推动团餐行业规范化发展。
3. 青少年膳食改善:政策引导提升学生餐的营养健康水平。
需求端
中国人均食品消费量保持较高水平,为团餐行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供给端
在线外卖平台的普及推动团餐企业供给升级。
资本端
团餐行业受资本关注,资金主要用于三产融合项目、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和跨区域整合扩张。
技术端
头部社会餐饮品牌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经验有望在团餐领域推广,提升团餐企业数字化运营能力。
三、中国团餐行业发展现状
发展历程
从“大食堂”模式到多模式并存,团餐行业持续变革发展。
产业图谱
上游:食材供应商
中游:团餐企业
下游:客户(学校、医院、企业等)
市场规模
2024年市场规模约2.7万亿元,预计2026年将超3.5万亿元。
客群分布
主要客群为学校(52.7%)、企业(26.3%)、政府机构(10.8%)、医院(9.6%)。
运营模式
1. 承包入驻模式:团餐企业入驻客户场地,现场制作餐食。
2. 集体配餐模式:中央厨房集中制作,配送至客户指定地点。
3. 团餐平台模式:提供团餐服务平台,连接餐饮企业和客户。
四、中国团餐行业利润空间
行业进入微利时代,Top100企业平均利润率从6.3%降至5.2%。
利润空间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招标频率提升、需求侧企业场景需求下降、成本压力提升。
五、中国团餐行业招标逻辑转变
招标逻辑从低价向质量倾斜,核心关注全链条经营规范化、供应链数字化、解决方案场景化。
六、中国团餐行业三产融合价值释放
团餐企业通过三产融合模式,建立全品类、全链条、全业态的供应链服务生态网络,巩固市场份额。
七、中国团餐行业数字化供应链重构
团餐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全链条透明度与效率,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升供应链综合效率。
八、中国团餐行业市场集中度
中国团餐市场集中度较低,区域割据特征显著,龙头企业存在市场整合机会。
九、中国团餐行业多元化主体
外卖平台、连锁餐饮企业、物业企业纷纷布局团餐市场,带来多元供给。
十、团餐行业典型企业案例
1. 索迪斯:依托全球服务经验及品牌背书,布局中国团餐高餐标场景。
2. 千喜鹤:加强产业链及多元品牌建设,引领团餐行业标准化发展。
3. 望家欢:布局团餐产业链上游,自建供应链系统赋能团餐企业客户。
4. 美团:依托社会餐饮商家资源及系统优势,积极拓展团餐平台业务。
十一、中国团餐行业未来展望
1. 中央厨房推动团餐模式创新:集体配餐模式市场渗透有望提升。
2. 县域团餐红利释放:县域城镇化进程推动团餐需求释放,“中央厨房+卫星厨房”模式有望广泛应用。
3. 聚焦细分需求场景拓展增量市场:健康餐、老年餐等细分需求场景将成为未来增量市场。
4. 区域团餐市场集中度提升:区域内头部团餐企业有望扩大竞争优势,完成区域内整合。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