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由艺恩2025年9月发布,聚焦“漂亮饭”这一兼具社交属性与颜值体验的餐饮形式,从发展现状、走红驱动因素、受众特征、消费需求场景、热门餐饮形态及行业创新实践等维度展开分析,揭示“漂亮饭”风潮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一、“漂亮饭”发展现状与走红驱动因素
发展现状:热度持续飙升,社媒传播力强劲
自2024年9月兴起后,“漂亮饭”热度持续蔓延至2025年,2025年1-8月社媒声量达92.7万次,同比飙升1072%,互动量高达1.9亿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传播力。
从平台分布来看,小红书是“漂亮饭”分享与讨论的核心主场,贡献超80%的声量,成为“生活仪式感”的重要载体,用户互动集中于“餐厅推荐”与“自制漂亮饭”两大场景;
抖音则以高互动量补位,截至2025年8月,“漂亮饭”话题播放量达24.4亿次,参与人数超30万,近期因“精致餐食与豪放吃相”的反差内容再度引爆,引发用户大规模创作与共鸣。
走红驱动因素:社交需求与情绪价值双重主导
1. 社交属性:“手机先吃”成仪式感,构建个人社交形象
随着社交媒体渗透日常生活,“晒餐饮体验”成为当代人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漂亮饭”凭借高颜值外观与强分享性,天然具备社交传播优势,成为社媒“餐饮符号”。
消费者通过分享“漂亮饭”照片或视频,展示个人品味与生活方式,无形中构建专属社交形象,进一步推动“漂亮饭”在社媒圈层的扩散。
2. 情绪价值:回应疗愈需求,实现从“吃味道”到“吃体验”升级
在孤独与焦虑的社会情绪下,年轻人消费重心从物质占有转向情绪价值追寻。“漂亮饭”通过高颜值菜品、出片环境与松弛氛围,为消费者提供即时、可分享的“情绪疗愈方案”,打破传统餐饮仅关注味觉的局限,实现“吃味道”到“吃体验”的价值升级,让“为情绪买单”成为具象化的消费行为。
3. 体验经济:承载多重价值,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漂亮饭”是体验经济的直接产物,不再局限于单一味觉体验,而是整合美学、社交与身份认同的综合载体。它通过系统化设计用餐环境、创新菜品呈现形式、构建互动仪式,为消费者打造完整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满足其对高品质生活体验的追求。
二、“漂亮饭”受众特征与消费需求分析
受众特征:集中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年轻女性
从人群画像来看,“漂亮饭”受众呈现明显的性别、年龄与地域集中性。性别上,女性占比高达80%,是消费与传播的主力;年龄上,18-24岁群体为核心,对颜值、仪式感与新鲜体验的需求更强;
地域上,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是主要市场,广州(5%)、深圳(4%)、成都(3%)、北京(3%)、上海(3%)等城市贡献主要声量,这些地区消费者对餐饮体验的多元化需求更高。
消费需求:环境是核心考量,“美味”与“性价比”仍是底线
1. 环境优先:为“氛围感”与“出片”买单
“环境”是消费者选择“漂亮饭”餐厅的首要因素,精致浪漫的设计风格、沉浸式用餐体验(如山林露营风、民族特色装饰)、高级感氛围等,均为满足“社交出片”与“情绪疗愈”需求服务,成为吸引消费者到店的关键卖点。
2. 品质底线:“美味”与“性价比”不可忽视
尽管“颜值”与“氛围”是“漂亮饭”的核心吸引力,但消费者并未放弃对餐饮本质的追求。社媒反馈显示,“中看不中吃”“性价比低”的“漂亮饭”常遭诟病,
如部分用户吐槽“餐厅环境好但味道不如路边串串”“浪费钱吃不好吃的饭”,可见“美味”与“性价比”仍是评判“漂亮饭”的核心标准,二者缺一不可。
需求场景:仪式感场景为主,兼具健康与旅游属性
“漂亮饭”的核心需求场景集中于仪式感相关场景,其中“约会”占比最高(53.2%),是情侣营造浪漫氛围的首选;“旅游”场景次之(14.9%),部分“漂亮饭”餐厅因独特环境与颜值,成为新兴旅游打卡地,带动本地餐饮消费;
“聚餐”(9.8%)与“个人犒赏”(4.0%)场景也占据一定份额,满足多人社交与自我奖励需求。此外,以“西式简餐”为代表的“漂亮饭”凭借健康轻食属性,还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饮食灵感,“健康”相关讨论声量占比达8.4%。
三、“漂亮饭”热门餐饮形态与创新实践
热门菜系:西餐主导,云贵川菜系崛起
从菜系分布来看,西餐是“漂亮饭”的主流选择,因摆盘精致、色彩搭配和谐,契合“颜值需求”;而云贵川菜系凭借风味改良与美学升级,成为中式“漂亮饭”的代表,社媒声量增速迅猛。
这类菜系在保留酸辣等核心风味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烹饪手法降低接受门槛(如调整辣度适配非本地食客),同时运用本土特色食材(木姜子油、折耳根)打造差异化,成功破圈吸引大量消费者关注。
核心餐饮形态:Brunch、Bistro与融合创新三足鼎立
1. Brunch:放大社交属性,“阳光+出片”成核心标签
Brunch(西式早午餐)在“漂亮饭”风潮前已具备社交属性,“漂亮饭”兴起后进一步放大其吸引力,2025年1-8月声量达4.7万次,同比增长1264%,互动量1099.1万次。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休闲社交氛围+高颜值菜品”,“阳光、氛围感、出片”是用户讨论关键词——洒满阳光的沿街座位、设计感十足的餐厅空间,搭配色彩丰富的菜品(如牛油果吐司、三文鱼沙拉),成为都市人追求松弛感、拍摄“人生照片”的热门选择,社媒上“为心仪座位排队”“晒Brunchplog”的内容随处可见。
2. Bistro:平衡微醺社交与风味创新,云贵川风味成新宠
Bistro(源于法国的休闲餐饮)以“酒饮+氛围+精致菜品”为核心,契合年轻人对松弛社交与个性化体验的需求,2025年1-8月声量2.7万次,同比增长802%,互动量750.0万次。
传统Bistro以法式风味为主,如今则向“本土融合”转型,其中云贵川Bistro表现最为突出:菜品上挖掘地域饮食文化,大胆使用木姜子油等特色食材,平衡地道风味与大众接受度;环境上融合“精致与野趣”,以烛光、绿植营造山野松弛感,成为社媒热门打卡地。
此外,云贵川Bistro的“命名文化”还引发网友共创热潮,“复杂长句菜名+小众短句店名”的模式演变为“玩梗”话题,#Bistro主理人 话题声量3380次、互动量448.3万次,进一步推高业态热度。
3. 融合创新:传统菜系与新兴形式结合,打造差异化体验
融合创新类“漂亮饭”声量3.0万次,同比增长363%,互动量584.4万次,涵盖火锅、韩料等多种形态。其核心逻辑是打破传统餐饮品类边界,通过“风味融合”“体验创新”吸引消费者,如火锅结合甜品、韩料融入现场手作体验等,成为“漂亮饭”风潮中极具活力的分支。
四、“漂亮饭”风潮下的餐饮行业创新实践
面对“漂亮饭”带来的行业变革,传统餐饮品牌以“融合创新”为核心,从菜品、环境、体验三大维度升级,构建新竞争力,推动餐饮消费逻辑从“单极味道”转向“视觉+体验”双重标准。
火锅品类:以“菜品+体验”创新承接“漂亮饭”需求
火锅品牌聚焦“差异化创新”,一方面发力甜品与饮品赛道,推出高颜值甜品(如Hello Kitty造型甜品),以“视觉引流”吸引消费者,“火锅x甜品”社媒互动量达7108.2万次;另一方面升级用餐体验,将山野露营风、萌系锅具(如Hello Kitty锅)等元素融入门店,为消费者创造独特情绪价值,成功将“火锅”与“漂亮饭”场景绑定。
传统菜系:以“氛围感”营造重塑价值感
以胡麻、胡恰为代表的地方创新菜品牌,将“氛围感”作为核心指导,打造强社交属性的“漂亮饭”体验。环境上,胡麻以简洁几何线条模拟传统木制餐盒,胡恰融合景德镇陶瓷与木质元素,均营造出设计感与松弛感兼具的空间;
菜品上,采用“小分量+小众食材”策略,强化精致感与差异化,每道菜品都成为“社交货币”,其中“胡麻x漂亮饭”社媒互动量达62.6万次,印证其创新成效。
新派韩餐:以“环境+体验叙事”打造新意
新派韩餐品牌通过“体验升级”突破传统模式,如NEED餐厅推出“现场手作提拉米苏”服务,将制作过程转化为“沉浸式美食剧场”,让消费者在味觉之外获得视觉与参与感的双重满足,“NEED x 漂亮饭”社媒互动量达303.7万次,成为韩餐结合“漂亮饭”的典型案例,也为其他菜系提供“体验创新”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